12月16日下午,寒风萧瑟、冷雨淅沥。记者随徐矿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艳斌等一行9人,带着礼物迎着风雨驱车前往五十公里以外铜山区何桥镇一患者家中进行回访。
这次回访的对象是一名百岁的老人,四个月前,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艳斌通过ERCP手术成功为她取出胆结石,数月过去,她的康复情况王艳斌一直记挂心头,于是带领团队前去探望。
时隔数月再次见到精神抖擞的老人,王艳斌十分感慨:“老人的状态很好,声音清亮、气色红润。”见到我们,老人有些激动,一边招呼着大家喝茶,一边扶着椅子站起来。“老太太听力不太好,除了需要跟她大点声之外,其他都很好。”祝老太的儿媳笑着说。
王艳斌详细询问了老人术后恢复及饮食起居等情况,等到她平复了心情,让随行的两名护士为其量血压、测血糖,祝老太十分配合。“奶奶,您的血糖和血压指标都很正常,很健康。”为了让祝老太听的清楚,护士特意凑近她的耳朵说。
“您这状态恢复的这么好,我们就放心了。”王主任握着祝老太的手说,“我再给您听下诊吧,看看您的心肺状态。”虽然听不清,但祝老太眼神专注,目光时刻跟随着王主任,配合度很高。
“老太太的心态从年轻时就好,不爱生气,不爱计较,这可能也是她长寿的原因。”祝家儿媳笑着为大家分享祝老太的长寿“秘籍”。许是听明白了大家讨论的话题,许是出于开心,祝老太的脸上始终挂着慈祥的笑容,一会注视着王主任,一会笑着招呼着护士们,像是要把所有人都记在心里。
老人被胆结石困扰 ERCP手到病除
事情追溯到四个月前。
家住铜山区何桥镇的祝老太连续十几天腹痛难忍,伴随持续高烧,体温超过39.6度,并出现畏寒、浑身发抖、精神萎靡。在消炎治疗没有取得效果后,便带她到市区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是胆囊结石引发急性胆管炎在“作祟”,从而引发了上述症状。
换做平常年龄的人还好,可是祝老太今年100岁了,属于高龄患者。他儿子、女儿辗转于多家医院未果。一是常规手术创面大、恢复慢、并发症多,二是考虑到患者高龄。祝老太的儿子说:“经熟人介绍得知徐矿总医院的王艳斌副主任医师曾做过类似手术,而且不用开刀,我们就来了。”
初见时,王艳斌说:“虽然我们医院成功进行胆结石微创手术的案例有很多,但是依旧需要冒很大风险。可祝老太神色正常,精气神十足,加上其家属的信任,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于是,8月6日,祝老太顺利住进了徐矿总医院消化科22病区。检查得知祝老太还患有糖尿病,后经王艳斌对其术前血糖的调节和心肺功能评估,最终在8月9日实施了ERCP手术。
ERCP手术过程:利用胃镜从患者口腔进入,经过胃部后,经行十二指肠,抵达胆管位置。然后进入一枚10毫米左右的扩张器。扩张器进入胆管后,释放一枚“网兜”,如抓鱼一般,将结石取出释放到消化道内,顺着消化道一路下行,随排泄物一起排出体外。
“ERCP技术现在已经成为治疗胆管结石的首选,不用开腹、也无刀口,病人只需要服用一些安定药物,睡一觉,手术就完成了。”王艳斌介绍说,“祝老太的结石大且不止一个,直径是胆管的两倍,需要逐个取出放到消化道。”最终,ERCP手术历时25分钟,全程无麻醉、无痛苦,顺利取下四颗直径1.2厘米的结石,术后没有刀口,不用拆线,第二天就吃饭下床活动,三天后就康复出院。
据统计,徐州市区内能够独立开展ERCP微创取石手术医生仅有7人,徐矿总医院消化内科就有朱苏敏、汪晓红和王艳斌三位可以胜任。王艳斌称,徐矿总医院自1990年前后最早开展ERCP技术,作为消化内科微创技术的一个典型代表,ERCP技术运用前景广泛。
不仅如此,能够为诸多百岁老人成功取出胆结石,除了归功于精湛的手术技术外,还与整体成熟的医疗团队密切相关。徐矿总医院消化内科共有2个病区,高级职称8人,博士硕士13人,专科护士36人,且护理骨干均在江苏省专科护理基地培训过,专业度高、配合度精,完成度好。
谈到如何预防胆结石,王艳斌这样说:“高龄老人患胆结石的例子有很多,这和平时的饮食、自身胆汁分泌情况、胆管形态等因素息息相关。特别是老年人,平时要多喝水、吃早饭、荤素搭配、少吃碱性食物。”
王艳斌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师从国内著名内镜专家徐红教授, 2011年在“亚太消化内镜学会培训中心-长海医院”接受了规范化的“ERCP手把手”培训,熟练掌握常见内镜下诊断及治疗技术,在肝胆胰腺的良恶性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经验;发表科技论文数篇。
苏公网安备 32039502000003号
Copyright © 2005-2014 [www.xzkwjt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