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是我国第6个“全国心梗救治日”,1120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这是急救措施之一;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血管开通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今年的主题是“心梗拨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为了普及心肌梗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居民朋友对胸痛症状的重视,不忘医者初心,担当为民健康使命。11月20日下午,徐矿总医院心内科专家祁春梅、蔡文标、刘亚男和刘珍等一行4人携带人模道具来到走进徐矿集团机关幼儿园,为小朋友和家长们生动形象的讲授了心肺复苏术现场急救知识,教会大家如何正确的进行院前急救。
CPR技术,生与死的回天术
祁春梅主任介绍“美国心脏性猝死抢救成功率从70年代的6%~7%提升到如今的30%~50%,与各级政府积极立法保护施救者及普及AED、公众教育紧密相连。而我国则不到1%,如此巨大的差异其实并不是医疗水平差距,而是国民心肺复苏术普及程度不同造成的。”
生与死的回天术就在普及宣传健康急救的路上,CPR技术,娃娃们也可以!
“给病人做胸外按压时,每分钟的频率要在100-120左右,每按压30次配合2次人工呼吸,按压幅度成人5-6厘米,儿童4-5厘米,按压时采用跪姿,借助臂、肩和上半身的力量向下按压,手臂与病人胸口保持垂直,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中点……”蔡文标主任结合PPT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刘亚男和刘珍护士长在CPR模型上演示实践操作急救手法,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
什么是“一叫二叫C A B”?
祁春梅主任告诉大家,“一叫”发现有人倒地,首先呼唤倒地人来判断其状况;“二叫”向周围的人求救,拨打救援电话;“三C”指的是胸外心脏按压;“四A”开放气道;“五B”人工呼吸,祁春梅主任用简单易记得方法边讲边配合着在人模上做了的心脏复苏和人工呼吸演示做动作。小朋友们很快的就记牢啦!
心肺复苏知识教育从娃娃抓起
百说不如一练。在对心肺复苏知识进行第一场充分讲解后,大班小朋友们在蔡文标主任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清理口腔异物的姿势是这样的”、“人工呼吸需要自己先深吸一口气”“伸直双臂,用全身力量作用于心脏按压部位”……小朋友们都跃跃欲试,亲身体会实施对病人的救助,小朋友对此的兴致倒是出乎意料的高,模型被围得水泄不通,大家争先恐后地试者去完成刚学会的一整套急救措施……
不得不佩服小朋友的模仿学习能力,大班的小朋友龙龙急救动作正确到位,大家用掌声给他鼓励,他说:“我以为急救是大人的事情,通过学习培训,现在我认识到了,我们小孩子也应学会基本的心肺复苏操作技能,以便在他人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回家后也要教会爸爸和妈妈。第二场急救心肺复苏演示及操作小班孩子及接送的家长一起听,并操作,赢得孩子家长教师的一致好评。
徐矿总院心内科医护团队,充分发挥我院医护人员的岗位优势、知识优势、技能优势,共同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医院志愿服务团队力争把健康教育真正送进家庭、进学校、进单位、进医院、进公共场所,造福千家万户。
多措并举,提高院前急救体系建设
祁春梅主任介绍,中国心血管疾病每年死亡人数将近400万人,相当于每天有约1万人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80%发生在院外家庭,及时有效的CPR技术能够挽救更多的患者。,而紧急医疗黄金4分钟救治时间急需更多的救护人员,所以急待对当前的心肺复苏进行推广和普及。
为了使CPR技术更好地被普及运用,祁春梅主任提出“一拖七”模式,倡议把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希望通过对儿童教导、传授CPR等院前急救技能,带动家庭中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亲戚朋友学习CPR等急救技术,形成良好的社会科普学习氛围,推动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率拐点早日到来,加大科普力度,加强院前急救培训,展开多项培训项目,提高公众院前急救意识,培养CPR等自救技术。
祁春梅主任说,健康从娃娃抓起。CPR技术的普及,能够有效改善我国院外骤停生存率,成为改善我国心源性猝死救治现状的重要契机!
相关链接:
正确的院外(指不在医院内发生的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及要点:
1、 目击有人倒地,检查患者有无反应,呼叫拍肩“先生(或女士),你怎么了?”,在十秒内检查患者有无呼吸心跳,触摸颈动脉是否搏动,判断环境对施救者及患者是否安全。
2、 如果现场只有一个人,先拨打120或急救电话,说清患者的地理位置大概病情,然后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有2人以上在场,一人立即开始心肺复苏,一人拨打120或急救电话,清理呼吸道,应该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3、 把一边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下部约1/3处,另一边手掌叠加在上面,手指离开胸壁,双臂绷直,垂直患者胸壁,以上半身的重量往下按压,按压深度成人5-6厘米,速度100-120次/min,心脏按压30次,给予2次人工呼吸,反复持续的做,直到除颤仪到达,专业救援者接手。不能人工呼吸,单纯持续的心脏按压,也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按压中断的时间不能超过10秒。
4、 按压要匀速,有力,每次按压后手掌要放松,让胸廓充分回弹,不能让救援者的手臂倚靠在患者胸壁。
5、 专业救援者接手后,快速除颤,给予基础及高级急救医疗服务,同时送往医疗机构,给予高级生命维持和骤停后护理。 (李长鑫)